9月5日,以“携‘首’共创 碳领未来”为主题的2025首钢汽车用钢暨绿色低碳技术论坛在贵阳举办。会上,首钢股份(000959)荣获由汽车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颁发的“五星低碳供应商”称号,成为首批获此殊荣的钢铁材料供应商。400余名行业专家、合作伙伴齐聚一堂,聚焦首钢近两年汽车用钢创新技术和产品,特别是首钢在绿色低碳发展及实践中取得的全新进展和成果,共同探讨汽车、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及汽车用钢技术发展趋势。
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对近期钢铁行业运行及后期形势作了分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副主任刘彪、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史永万,以及首钢科学家、首钢技术研究院青格勒吉日格乐、滕华湘分别作主题报告。
在绿色低碳商标、汽车用钢产品标准及价格体系发布环节驰盈策略,首钢首次正式向外界展示了“SOGREECO”系列绿色低碳商标,发布了行业首个《绿色低碳冷轧和热镀钢板及钢带》系列企标及低碳汽车板产品价格体系。
论坛针对车身和底盘用钢及解决方案设立两个分会场专题讨论。行业专家与合作伙伴围绕车身和底盘用钢、超高强钢、热成形钢、电工钢及优特钢等领域展开深入研讨,分享前沿技术与产业经验。
论坛同期举办的成果展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展览共设立绿色低碳、系列外板、超高强钢、热成形、酸洗产品、整车及数字化、电工钢、特殊钢八大展区,全面展示了首钢近年来在汽车用钢方面的系统解决方案和创新成果。
首钢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构建产品高端化新优势驰盈策略,依托强大的研发体系、制造体系、营销体系、服务体系、数智体系,汽车用钢不断取得突破。其中,冷轧汽车板年供货突破440万吨,实现了产品、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域“领跑”。目前,首钢国内首发汽车用钢产品10项,形成了高强外板、高耐腐蚀镀层钢、轻量化超高强钢、热成形钢等具有技术优势的系列化产品。创新EVI合作模式,形成了15种车身及底盘用钢整体解决方案,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汽车用钢整车用材解决方案服务商之一,获得合资、自主、新能源等产业链头部车企的信赖与认可。
本次论坛吸引了业内合作伙伴的广泛关注。展区内,通过模型、视频和实物样品,全方位展示了首钢在绿色制造、轻量化、智能化等方面的最新突破,展现出其作为汽车用钢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的综合实力。从绿色低碳到数智赋能,从新材料研发到产业链协同,首钢在本次论坛中全面展现了“绿色、创新、合作、共赢”的发展路径。
与会嘉宾还一起观看了2025首钢汽车板宣传片《行无止·创无限》首播。
随着全社会环保及绿色消费意识的日益增强,用户在要求产品使用性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其环境属性,首钢已收到下游行业众多国内外企业对绿色低碳产品的需求。“十四五”期间,首钢坚持以“成为全球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先锋”为愿景,聚焦客户需求,结合自身低碳发展规划,在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长流程极致减碳工艺技术、近“零”碳电炉工艺、CO2捕集和利用技术(CCUS)、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企业和“一贯制”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形成了低碳发展的六大核心优势,建立了完备的组织、标准、商标、价格和产业链协同五大体系。
首钢“SOGREECO”系列绿色低碳产品商标是首钢“双碳”战略及路径发布以来,专门服务于绿色品牌建设、产品推广及相关营销活动的图形标识。商标包含“绿色”“低碳”和“生态”等环境属性,降碳标识覆盖-30%至-70%(LCA口径),最高至近“零”碳,满足了不同减碳能力绿色产品的推广需求,充分体现首钢绿色品牌体系化、差异化和高端化的特征。
在本次发布的《绿色低碳冷轧和热镀钢板及钢带》系列企业标准中,包含软钢、烘烤硬化钢、低合金高强钢、双相钢、热冲压钢五部分。此系列标准是行业内首个对外发布的绿色低碳产品企业标准,不仅在绿色制造领域体现了首钢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能力,在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绿色采购和行业协同降碳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首批系列企标以降碳比(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相对于2020年同等产品的降碳比)为核心指标,将降碳比达到30%及以上的产品定义为绿色低碳产品;标准同时规定了钢铁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参考相关国际及国家标准制定,符合钢铁行业现行LCA碳排放评价的通用规范;规定了不同降碳比例下产品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技术要求,兼容客户其他需求,如工艺路径、废钢要求、绿电比例、碳排放值等。
会上,首钢同步发布了业内首个绿色低碳汽车板产品价格体系。该体系以产品标准体系为基础,从创新技术产品定位、全生命周期数据核算、匹配最优成本工艺路径等多要素综合测算考量,全面满足客户减碳比、碳足迹、废钢比多维度需求。
首钢绿色产品商标、低碳汽车用钢企业标准及价格体系的正式发布,将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作为全新的赛道驰盈策略,以技术和产品创新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为下游行业绿色低碳材料应用和采购提供了标准化和系统化支撑,在推动形成健康、可持续的绿钢市场及应用过程中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正规股票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